南都讯 2月21日,惠城区召开区委八届五次全会,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安排新一年任务,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点燃激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建设一流中心城区。据悉,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93.42亿元,同比增长4%。今后一段时期,惠城区的目标是奋力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努力把惠城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的中心城区。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亿元
惠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翟树宇作全会报告时提出,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惠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惠城顺应经济规律,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所作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认真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先后实施“双百”行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等系列活动,为新一轮竞争赢得先机。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93.42亿元,同比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3.6%,经济运行持续平稳。
一年来,惠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省市项目征拆、文明城市复检、卫生城市复审等系列重要工作,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文化教育、健康保障等民心工程,增进了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了社会环境,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阶段性成果得到中央督导组肯定。
一流中心城区应该具备三大特征
当前,国家刚刚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省里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市里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多重战略优势的叠加,让惠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惠州在职能下放、政策倾斜、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惠城大力支持,为惠城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此,惠城区提出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是:对标市党代会提出“一流实力、一流环境、一流人才、一流生活品质”的总要求,加快提升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奋力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努力把惠城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的中心城区。
翟树宇指出,一流中心城区必须有一流城区的内涵和特质,就城区而言,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站位高。站位高,首先体现在政治站位上。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站位高,也体现在胸怀全局上。要有开放包容的气量,坚持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将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和发展优势;要有广纳英才的肚量,致力打造成为人才高地;要有主动担当的胆量,积极承接市职权下放,圆满完成职权下放各项工作。站位高,还体现在积极作为上。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社会治理、扶贫攻坚等事项;另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突出做好征地拆迁、土地收储及考核等有关工作。
二是实力强。惠城要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所在,致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全面壮大经济体量,提升经济质量。
三是品质优。既要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加强社会治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最高效、最安全、最干净的中心城区;更要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
具体措施用一流标准在南部片区规划建设大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产业园
在实力跃升上,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落实各项减负降税政策,优先保障实体项目的供地需求。大胆谋划新平台,用一流标准在南部片区规划建设大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产业园。以高端高新高智为方向,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业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一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翻身仗”。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等“双创”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指引,主动寻求与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的战略合作,大胆探索经济开发新模式,为惠城提升经济实力增添新动力。
加快建设一批绿道、绿廊、绿场、绿林
在环境优化上,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投资项目“一门式一网式”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一流的交通环境,支持配合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等项目建设,推进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深度融合的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统筹考虑城市建筑布局、景观视廊、公共空间,营造舒适美观、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坚决守住惠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实施水、土壤、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加快建设一批绿道、绿廊、绿场、绿林,为惠城人民提供绿化、净化、美化的人居环境。
打破户籍、学历、身份等限制引进五湖四海的人才
在人才聚集上,要敢于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建立完善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机制,向人才主动放权、为人才主动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户籍、学历、身份等限制,引进五湖四海的人才,欢迎各路英才来惠城创业安居。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向经济建设一线聚集,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坚持引才与育才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尊贤重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惠城成为天下英才向往的地方。
努力打造沿东江八个镇街乡村振兴产业带
在生活品质提升上,坚持发展为民,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生活品质。大力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学需求。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切实抓好就业创业、医疗参保、扶贫救助等民生民心工作。探索建立“老有所养”制度,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挖掘惠城深厚人文底蕴,打造一批具有惠城特色的文化精品,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建立健全现代化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妥善应对和解决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化“平安惠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沿东江八个镇街乡村振兴产业带,切实做到农业增产、农村增绿、农民增收,让城市有田园气息,让乡村有城市品质。